Search

心靈不空虛的人,是社會的福氣!
希望,將來台灣,是個有骨氣的台灣!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心靈不空虛的人,是社會的福氣!
希望,將來台灣,是個有骨氣的台灣!

齊邦媛教授,這位八十幾歲才動筆寫作《巨流河》的文學家,是位非常令人敬佩的學者。我在擔任台大副校長期間,躬逢她答應將《巨流河》的手稿捐贈給台大圖書館做為長期典藏,圖書館特別在2014年幫她辦了一個手稿特展。我代表校長出席並感謝她對文學傑出的奉獻,第一次親身體驗她博雅深厚的風範。

她曾經講述,《巨流河》是講述有骨氣的中國,紀錄那一代人有骨氣的活著。因為有骨氣,可以活得有價值,有意義,心靈不會空虛。她很感性的說,「心靈不空虛的人,是社會的福氣。」而在這一個簡短的致詞中,齊邦媛教授更是充滿期待的說,「希望台灣,將來是個有骨氣的台灣」。這是一位將近百歲的文學家,對台灣的期待。一起努力,讓台灣人都是心靈不空虛的人,一起努力,讓台灣是個有骨氣的台灣!

https://youtu.be/zKOgogXB-WM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陳良基教授,2013-2016年兼任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
View all posts